在线咨询
第一章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概述
1.1工业固体废物基本介绍
1.1.1工业固体废物概念界定
1.1.2工业固体废物的类型
1.1.3工业固体废物的地域分布特点
1.2工业固体废物的危害
1.2.1工业固体废物对水体的污染
1.2.2工业固体废物对大气的污染
1.2.3工业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
1.2.4工业固体废物对动植物和人体的危害
1.2.5工业固体废物的其它危害
第二章 国外工业固废管理基本状况及经验借鉴
2.1国外全过程固体废物管理分析
2.1.1全过程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2.1.2发达国家实施全过程固体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2.1.3国外工业固体废物预防措施
2.1.4国外清洁生产介绍
2.2国外工业固废分级管理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2.2.1欧盟工业危险固废分级管理分析
2.2.2美国工业危险固废分级管理状况
2.2.3中国工业危险固废分级管理现状及启示
2.3国外工业固废交换机制分析借鉴
2.3.1国外工业固废信息交换机制分析
2.3.2国外工业固废实物交换机制分析
2.3.3国外工业固废交换过程分析
2.3.4主要案例分析
2.4美国工业固废管理实践经验借鉴
2.4.1美国EPA工业固废管理导则
2.4.2美国对于工业废物管理的实践方法
第三章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PEST环境分析
3.1政策(Political)环境
3.1.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主管部门和体制
3.1.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政策综述
3.1.3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政策目标现状分析
3.1.4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及政策手段分析
3.1.5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机制分析
3.1.6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政策的建议
3.2经济(Economic)环境
3.2.1国际经济发展形势
3.2.2中国经济运行现状
3.2.3中国经济支撑因素
3.2.4中国经济发展预测
3.3社会(Social)环境
3.3.1我国工业化进程
3.3.2我国城镇化水平
3.3.3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3.4技术(Technological)环境
3.4.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方面
3.4.2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方面
3.4.3非传统类或产品类废物方面
第四章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分析
4.1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状况综述
4.1.1资源综合利用规模逐步扩大
4.1.2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4.1.3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显著增长
4.1.4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体系建设
4.2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特征
4.2.1基数大,增长迅速
4.2.2种类多,行业特征显著
4.2.3资源化潜力空间大
4.2.4成分多样复杂,环境风险大
4.2.5与区域工业经济特征关系紧密
4.2.6工业固体废物治理设施投资偏低
4.3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回顾
4.3.1整体状况回顾
4.3.2综合利用规模稳步扩大
4.3.3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升
4.3.4法律政策日趋完善
4.3.5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4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现状
4.4.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处理及排放现状
4.4.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意义
4.4.3工业固体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分布特征
第五章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分析
5.1中国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分析
5.1.1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特征
5.1.2钢铁工业固废产生量和利用率
5.1.3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途径
5.1.4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5.2中国钢铁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市场发展分析
5.2.1钢铁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状况
5.2.2钢铁工业固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定位
5.2.3钢铁工业固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路径
5.2.4钢铁工业固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前景
5.3中国钢铁冶金渣综合利用分析
5.3.1钢渣综合利用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5.3.2钢铁渣产生、堆存及综合利用现状
5.3.3钢铁渣综合利用的途径
5.3.4钢渣现实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5.3.5钢铁渣综合利用发展方向
5.4中国废钢铁综合利用分析
5.4.1废钢铁基本概述
5.4.2废钢铁综合利用的价值
5.4.3废钢铁回收利用市场现状
5.4.4废钢铁加工利用行业准入条件
5.4.5废钢铁利用规划浅析
5.5中国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发展展望
5.5.1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5.5.2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的基本风险
5.5.3钢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趋势
第六章 尾矿综合利用分析
6.1尾矿综合利用的途径分析
6.1.1生产建筑材料
6.1.2作井下充填料
6.1.3生产玻璃制品
6.1.4制备聚合物填料
6.1.5土地复垦
6.1.6用于制作肥料
6.2我国尾矿综合利用总析
6.2.1尾矿综合利用的目的与意义
6.2.2推动尾矿综合利用的迫切性
6.2.3尾矿综合利用发展现状
6.3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分析
6.3.1铁尾矿资源化的重要意义
6.3.2铁尾矿的利用技术及研究现状
6.3.3铁尾矿综合利用的途径
6.3.4铁尾矿综合利用存在的矛盾及建议
6.4我国尾矿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6.4.1尾矿利用率低
6.4.2基础工作薄弱,缺乏数据支撑
6.4.3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投入不足
6.4.4现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6.5我国推动尾矿综合利用的对策
6.5.1加强尾矿资源综合勘查与评价
6.5.2加强技术研究
6.5.3落实系列经济扶植政策
6.5.4实施示范工程
第七章 赤泥综合利用分析
7.1赤泥相关介绍
7.1.1赤泥的性质
7.1.2赤泥的主要种类
7.1.3赤泥对环境的影响
7.2中国赤泥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7.2.1赤泥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7.2.2赤泥综合利用回顾
7.2.3赤泥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现状分析
7.2.4赤泥综合利用展望
7.3我国赤泥开发利用的价值与效益
7.3.1赤泥中有价成分与可利用价值
7.3.2赤泥开发利用可达到的社会效益
7.3.3赤泥开发利用可达到的经济效益
7.4我国赤泥综合利用存在的难题
第八章 煤矸石综合利用分析
8.1煤矸石综合利用基本介绍
8.1.1煤矸石概述
8.1.2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紧迫性
8.1.3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链分析
8.1.4煤矸石综合利用资源循环路径分析
8.1.5煤矸石综合利用工艺分析
8.2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状况
8.2.1煤矸石产生量及综合利用分析
8.2.2煤矸石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及有效性分析
8.2.3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
8.2.4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趋势分析
8.3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分析
8.3.1煤矸石发电取得的成效
8.3.2煤矸石发电现状解析
8.3.3加快煤矸石发电发展步伐的必要性
8.4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相关政策解析
8.4.1扶持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
8.4.2煤矸石综合利用新规出台
8.4.3煤矸石综合利用财税扶持政策
8.4.4煤矸石综合利用现行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8.4.5完善煤矸石综合利用财税政策的建议
8.5中国煤矸石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5.1煤矸石综合利用应考虑的问题
8.5.2煤矸石资源基础研究薄弱
8.5.3煤矸石利用发展不平衡
8.5.4煤矸石综合利用程度低
8.5.5改善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建议
第九章 粉煤灰综合利用分析
9.1粉煤灰相关概述
9.1.1粉煤灰的形成及分类
9.1.2粉煤灰的组成
9.2中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状况
9.2.1粉煤灰的主要利用途径分析
9.2.2粉煤灰产生量与综合利用现状
9.2.3粉煤灰综合利用新规解析
9.3中国粉煤灰综合利用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与建议
9.3.1粉尘的二次污染问题
9.3.2综合利用率低、附加值低的问题
9.3.3技术途径选择问题
9.3.4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技术攻关建议
9.3.5粉煤灰利用技术方向和趋势
9.4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对策分析
9.4.1优先用于建筑工程
9.4.2用于建材生产是发展重点
9.4.3用于水泥生产时应因地制宜
9.4.4逐步推进用于其他生产
第十章 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分析
10.1中国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状况
10.1.1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10.1.2工业副产石膏产生量及综合利用分析
10.1.3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获扶持
10.2中国磷石膏综合利用状况分析
10.2.1磷石膏综合利用现状
10.2.2磷石膏综合利用效益分析
10.2.3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现状
10.2.4磷石膏综合利用发展建议
10.3中国有机酸发酵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状况
10.3.1有机酸发酵工业副产石膏的概念
10.3.2有机酸发酵工业副产石膏的产生
10.3.3有机酸发酵工业副产石膏存在的问题
10.3.4有机酸发酵工业副产石膏的综合利用
第十一章 电石渣综合利用分析
11.1电石渣基本介绍
11.1.1电石渣的概念
11.1.2电石渣的物化性能
11.2电石渣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11.2.1电石渣产生量及综合利用现状
11.2.2电石渣作为燃煤固硫剂
11.2.3电石渣固化储存二氧化碳气体
11.2.4电石渣应用于固土修路
11.2.5利用电石渣生产碳化砖
11.3我国氯碱行业电石渣综合利用状况
11.3.1氯碱行业电石渣综合利用概况
11.3.2氯碱行业电石渣综合利用现状
11.3.3氯碱行业电石渣综合利用相关政策
11.3.4氯碱行业电石渣综合利用前景预测
11.4我国电石渣资源化利用与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11.4.1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
11.4.2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11.4.3绿色发展的有益尝试
11.5我国电石渣资源化利用与产业化发展的难题
11.5.1政策应进一步深化
11.5.2技术市场存在困境
11.5.3社会认知程度低
11.6我国电石渣资源化利用与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1.6.1政策鼓励,机制创新
11.6.2市场导向,业内联合
11.6.3公众参与,社会共建
第十二章 其他细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分析
12.1有色冶炼渣综合利用分析
12.1.1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现状
12.1.2有色冶炼渣产生量及综合利用率
12.1.3有色冶金铜渣资源回收利用分析
12.1.4铅锌冶炼渣综合利用分析
12.2陶瓷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分析
12.2.1陶瓷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及分类
12.2.2陶瓷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应用状况
12.2.3陶瓷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展望
12.3工业危险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分析
12.3.1危险固体废弃物概述
12.3.2工业危废的产生与处理处置状况
12.3.3工业危废处理处置技术状况分析
12.3.4我国已建成运行的工业危废处理处置中心
第十三章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试点基地发展分析
第十四章 中国重点省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状况
14.1吉林省
14.1.1吉林省工业固体废物状况回顾
14.1.2吉林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现状
14.1.3吉林省各行业工业固体废物状况
14.1.4吉林省循环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状况
14.1.5吉林省各地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状况
14.2上海市
14.2.1上海市各典型行业工业废物组成与发展情况
14.2.2上海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现状
14.2.3上海市工业固废管理面临的问题
14.2.4上海市工业固废管理和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14.2.5上海市工业固废管理发展趋势
14.3大连市
14.3.1大连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状况
14.3.2大连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14.3.3大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策略分析
14.3.4大连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预测
14.4兰州市
14.4.1兰州市工业固体废物利用方式
14.4.2兰州市工业固体废物利用成效
14.4.3兰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现状
14.4.4兰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分析
14.4.5兰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展望
14.5乌鲁木齐市
14.5.1乌鲁木齐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状况
14.5.2乌鲁木齐市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14.5.3乌鲁木齐市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14.5.4乌鲁木齐市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建议
14.6石嘴山市
14.6.1石嘴山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利用现状
14.6.2石嘴山市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情况
14.6.3石嘴山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4.7其他地区
14.7.1河北省
14.7.2山东省
14.7.3云南省
14.7.4贵州省
14.7.5四川省
14.7.6甘肃省
第十五章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15.1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15.2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5.3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15.4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15.5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15.6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六章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分析
16.1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基本状况
16.1.1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原则
16.1.2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16.1.3典型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16.1.4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16.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浅析
16.2.1环境技术评价现状
16.2.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6.2.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16.2.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程序
16.2.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方法
16.3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技术进展
16.3.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技术和装备
16.3.2危险废物处理利用技术和装备
16.3.3非传统类或产品类技术进展
第十七章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
17.1制约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的瓶颈
17.1.1综合利用发展不平衡且总体利用率低
17.1.2优惠政策尚未配套、落实到位
17.1.3政府行政管理与市场调节间的有效协调缺乏相应对策思路
17.1.4环境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17.1.5管理职能机构的职权范围需要明确和有效协调
17.1.6科学研究需加大力度
17.2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主要存在的不足
17.2.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不足
17.2.2尾矿综合利用量不足
17.2.3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投入不足
17.3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
17.3.1地域资源禀赋限制区域发展不平衡
17.3.2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规模小
17.3.3技术装备与技术水平支撑能力不足
17.3.4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17.4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对策
17.4.1加大环保投入
17.4.2制定优惠/惩罚性政策来规范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17.4.3构建废物交换及资源化平台
17.4.4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的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17.4.5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
17.5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治理的对策建议
17.5.1发展循环经济
17.5.2夯实固体废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17.5.3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17.5.4扩大固体废物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十八章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8.1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投资背景
18.2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投资状况
18.2.1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投资状况
18.2.2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投资动态
18.3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8.3.1行业经验
18.3.2技术能力
18.3.3资金实力
18.3.4行政许可准入资格
18.4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投资机遇与风险
18.4.1投资机遇
18.4.2投资风险
第十九章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发展前景与规划
19.1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趋势
19.1.1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技术发展方向
19.1.2固体废物处理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19.1.3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思路
19.2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展望
19.2.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19.2.2从社会学角度分析
19.2.3从自然科学角度分析
19.2.4从系统学角度分析
19.3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预测分析
19.3.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19.3.2 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
19.3.3 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预测
19.3.4 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预测
联系电话: 010-69433244 值班电话:13811553670
投稿邮箱:huizhilianheng@huizhilianheng.cn
主办单位: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西上园1区-4-12